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钢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支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上部一侧设置有螺旋辊;所述螺旋辊一端与支架转轴连接;所述螺旋辊另一端贯穿支架与电机输出轴销接;采用所述支架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将高温钢球热量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可用于原材料预加热和日常生活加热。
公开号:CN214332650U
申请号:CN202023243737.6U
申请日:2020-12-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卢平美;郭永强;黄龙溪;郑玉龙;路任重
申请人:Goldpro New Materials Co ltd;
IPC主号:F22B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钢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
[n0002] 目前,在球磨钢球生产过程中,球磨钢球在淬火前温度高达700多度,热量直接排向车间内,高温钢球的热量不仅白白浪费而且还造成车间的温度较高,造成工作环境恶劣。因此,一种高温钢球待温输送余热利用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采用所述支架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通过螺旋辊带动高温钢球移动,从而将高温钢球热量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可用于原材料预加热和日常生活加热。
[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支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上部一侧设置有螺旋辊;所述螺旋辊一端与支架转轴连接;所述螺旋辊另一端贯穿支架与电机输出轴销接。
[n0005]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两端分别与支架销接。
[n0006]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上部靠近电机一端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呈倾斜布置并与支架之间采用焊接。
[n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高温钢球待温输送余热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并将高温钢球热量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可用于原材料预加热和日常生活加热等。
[n0008] 图1为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09] 图中:1、支架;2、电机;3、螺旋辊;4、蒸汽发生器;5、出料斗。
[n001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n0011]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所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一侧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与支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支架1上部一侧设置有螺旋辊3;所述螺旋辊3一端与支架1转轴连接;所述螺旋辊3另一端贯穿支架1与电机2输出轴销接;所述支架1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4;所述蒸汽发生器4两端分别与支架1销接;所述支架1上部靠近电机2一端设置有出料斗5;所述出料斗5呈倾斜布置并与支架1之间采用焊接。
[n0012] 使用时,如图1所示,电机2带动螺旋辊3、螺旋辊3带动高温钢球移动的同时,高温钢球所散发的热量被蒸汽发生器4吸收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被吸收转化万的钢球则沿着出料斗5离开支架1,所收集的高压蒸汽可用于原材料预加热和日常生活加热等,该高温钢球待温输送余热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并将高温钢球热量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可用于原材料预加热和日常生活加热等。
[n0013]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权利要求:
Claims (3)
[0001] 1.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一侧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与支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支架(1)上部一侧设置有螺旋辊(3);所述螺旋辊(3)一端与支架(1)转轴连接;所述螺旋辊(3)另一端贯穿支架(1)与电机(2)输出轴销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4);所述蒸汽发生器(4)两端分别与支架(1)销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部靠近电机(2)一端设置有出料斗(5);所述出料斗(5)呈倾斜布置并与支架(1)之间采用焊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2361822U|2012-08-01|转底炉烟气处理及余热发电系统
CN105034437A|2015-11-11|一种生物燃料颗粒常温成型机
CN214332650U|2021-10-01|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
CN204980048U|2016-01-20|具有煤渣回收功能的全封闭称重式胶带给煤机
CN202141033U|2012-02-08|发电效率提高1%的吸收式热泵乏汽回收汽轮机发电系统
CN202967380U|2013-06-05|一种悬臂可浮动式螺旋送料机
CN202274481U|2012-06-13|筒膜式滚筒冷渣机
CN109028026B|2019-10-18|一种具有加料功能的新能源锅炉
CN202359136U|2012-08-01|一种双驱动高炉鼓风机机组
CN201626126U|2010-11-10|生物质燃料压缩成型机
CN208619185U|2019-03-19|一种双轴高低压涡轮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结构
CN209470494U|2019-10-08|一种烘干装置
CN1267681C|2006-08-02|一种输渣装置
CN209145935U|2019-07-23|一种高速直连双驱型同轴机组
CN207922255U|2018-09-28|一种锅炉用残渣废气收集装置
CN203163287U|2013-08-28|一种压缩空气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8487960U|2019-02-12|一种铝型材熔炼炉
CN206771393U|2017-12-19|一种刮板回程清扫装置
CN107217656A|2017-09-29|一种新型水利清污机
CN209588650U|2019-11-05|一种热量循环利用式的粮食烘干装置
CN202833024U|2013-03-27|空气压缩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210856190U|2020-06-26|一种节能热回收炼铁装置
CN214244308U|2021-09-21|一种连续化旋转式电加热裂解装置
CN102189705A|2011-09-21|生物质燃料压缩成型机
CN201285190Y|2009-08-05|回收反应热能的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43737.6U|CN214332650U|2020-12-29|2020-12-29|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CN202023243737.6U| CN214332650U|2020-12-29|2020-12-29|一种高温钢球余热利用装置|
[返回顶部]